我们能感受到的始终是一种情感上的冲动,我们通过自己“感性”的一面来体会这个世界,但是感情却常被理性影响。
我们头脑中存在着理性与感性的不断对抗,双方经常对立。
聊到这里发散一下,中国约会把妹圈中,有一个导师就擅长以引导感性和理性的矛盾而出名。
中国的姑娘中,有很大一部分属于:“家教严厉,规范,父母为她们设计好成长道路”的这一种。
有的姑娘比较有反抗精神,自己就主动反抗了父母的这种约束,喜欢上令父母头痛的“坏孩子”,把父母气个半死。
而大部分这种姑娘并没有反抗父母的勇气,她们老老实实的读书、工作。
读书时父母怕自己女儿早恋;工作后每年回家被父母问:“怎么还没男朋友啊”。
而这种姑娘们,内心对于刺激的生活是有着天生向往的,因为从来就缺乏。
这位导师会判断出这种姑娘,然后对这种姑娘表达这样一个意思:
“你的一辈子都在一个安全的轨迹上行走,父母要你干嘛,你就干嘛;难道你就不想这一次,为自己而活,真正的不去考虑这些世俗的观念,仅仅是为自己开心的活一次,尝试一次,哪怕就一次!”
这段话对于摧毁女生的抵抗非常有效,其中的精髓有很多,我就不讲解了,但是我相信你可以明确的看到,这段话就是在针对女生的感性和理性的矛盾,做出最有力的引导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件事情:
我想做的(感性)
我需要做的(理性)
1, 为什么你无法“说服”别人喜欢你?
我们经常基于情绪冲动做出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,比如为了“爱倩”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;比如看到一个乞丐马上走开;比如出轨等等等。
为了使我们对以情绪为基础行为感觉良好, 我们的感性行为,虚构出种种逻辑上正当的理由。
这样我们认为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逻辑,即使其实我们做的行为纯粹是出于冲动,这一过程被称为“逆向合理化”。
逆向合理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,它不停的发生在所有人的头脑中。
重要的是,这个过程引导我们了解吸引力的本质。
我们的头脑会不停地自然合理化我们的决定,因为我们不想自己做出不正确的行为。
我们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,我们逆向合理化为:我一定是爱上她了。
我们忽视乞丐,我们逆向合理化为:“不是我没同情心,他是骗子。”
女人出轨,最多的借口是:“我当时喝醉了。”
或者“我们不合适,你忽略了我”。
你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,你更可能会说:清华北大都是些书呆子,他们没有能力”
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“既定”行为辩护,因为没人希望否定自己。
所以,在情感驱使下做出的决定,人总会找出理由,让感觉合理化。
这意味着,每当我们与他人社交互动时,我们会用我们对他们的“感觉”作为我们的“理由”,然后会把他们与这一“感觉”相抵触的品质自动过滤掉。
比如,你喜欢一个球队,这个球队的恶意犯规会被你解释为:打球强硬;而当你讨厌它时,你又会说这个球队打球脏一样。
让我们想想这样做的后果……
大多数人被这种情绪所驱动,当喜欢上—个人后会看不清关于她的缺陷。
更多的是,你会因为倾听女人给你的约会意见而误入歧途。
有些女生会告诉你,她喜欢一个可以让她开心的男人。
于是,你努力的去做一个幽默的人,以为这样她就会喜欢上你。
女人并没有撒谎,但是事实却是:正因为她和他已经发生了些什么(Kiss或者亲密,但是她肯定不会把这个告诉你)她自己会去逆向合理化,她才觉得他做的每—件事都能够逗她开心。
所以很多时候,你还在想:“我究竟哪点比那个家伙差了?”这是不可能有答案的,因为答案并不在逻辑的比较上,而在逆向合理化上。
而好男人都在想要追求逻辑上的“答案”,坏男人都在“成交”,你不应该以此去恨女人,而是你做得太慢了。
所以,只有当你对她变得重要时,与一个女生建立联系感、让她感觉开心、为你心动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。
记住:她是否觉得你有趣,是否喜欢你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。
|